
国内首个家庭智能化高血压管理系统在湖南应用
具体操作办法为:患者在家用手机打开微信,搜索“湖南高血压研究”小程序注册,填写管理档案,绑定医疗机构,签约管理医生,纳入院外(家庭)管理对象,在医生确认下生成一般、重点、线下诊疗等三类随访管理计划(绿黄、黄码、红码管理);同时,患者可通过穿戴设备数据传送及自我监测的数据填报,完成实时风险评估、血压评估、随访、复诊、患者教育等自我管理;患者在健康教育自我学习课程中,可趣味性、快捷完成高血压健康评价,个人10年心血管风险评估,基本知识水平测试,健康、用药知识学习等六站式体验。
据了解,我国45%~50%的成人为慢病患者,其中60%为心脑血管病,这已成为我国居民的首要死亡因素。我国约3亿高血压患者,我省高血压所致心脑血管事件死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高血压已成为全社会沉重的经济负担。而全国接受高血压规范管理人数不足25%,规范用药不足20%,患者基本知识素养达标不足10%。
当日的学术论坛会,在湖南省卫生健康委指导下,发起成立了“湖南省高血压健康创新战略联盟”并举行授牌;同时启动了“湖南省高血压健康教育学校百校行动计划”。项目启动后,将完成全省500万在管高血压人群的风险评估,推动100万高血压患者完成基本知识学习与测试,30万高血压患者“在家也能够规范管理好自己的高血压”。
新闻线索爆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晨视频”客户端,进入“晨意帮忙”专题;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。
潇湘晨报记者夏盛 通讯员张璟茗
该系统由湖南省高血压研究中心、湖南省高血压健康教育学校、长沙市弘源心血管健康研究院联合中南大学、湖南大学、国防科技大学等高校和企业,共同研制开发的一款适合于高血压患者院外(或家庭)的数字化医疗级管理系列适宜技术,即“高血压数字与网格化医疗管理系统(DGBP)”。
袁洪介绍,“高血压数字与网格化医疗管理系统”历经5年开发,该技术集高血压大数据、软件类医疗器械、穿戴设备、互联网、区块链等技术于一体,实现医生、患者及家属数据查询,在线血压监测、实时风险提醒与预警、患者线上复诊、医生线上随访及知识学习和教育等五大功能,是我国首个医疗级基于数据驱动、网格化定时、定点、定人,实时高血压个体与群体辅助管理系统。
通过智能穿戴,链接医院端口信息,在家也能够规范管理好自己的高血压。9月2日,在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下,湖南省高血压健康教育大赛及百校行动计划启动会议顺利召开。记者获悉,国内首个“数字驱动高血压患者家庭智能化管理系统”也正式推广应用。
世界卫生组织提出,健康生活方式可预防80%以上的高血压,规范治疗可使80%以上的高血压得到控制。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袁洪教授学术牵头的湖南省高血压研究中心,数十年一直坚持高血压防控技术研究,特别是关注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我管理,先后推动、建立了湖南省高血压健康教育学校、湖南省规范化基层高血压门诊,编制了湖南省“高血压患者医防融合健康管理服务基本功能规范”的地方标准、高血压患者读本、高血压患者素养20条等多项患者自我管理方法等。